蚂蚁视界全媒体

首页>健康 > 正文

仅有1%的肥胖者能够成功减肥|肥胖不是简单的“多吃少动” 专家:亟待系统干预与长期管理
2025-03-03 09:26:46 报道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3月2日电 (蔡敏婕 刘馨龄)长期以来,“管住嘴、迈开腿”的观念主导着公众认知。“但有研究显示,通过节食和运动等行为干预,仅有1%的肥胖者能够成功减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减重中心教授王存川表示,“肥胖不是简单的‘多吃少动’,对于那些通过饮食运动仍难控制体重的患者,‘早诊早治’显得尤为重要”。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的主题是“改变系统,更健康的生活”。王存川指出,肥胖成因具有高度复杂性,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他以南北差异为例分析:北方居民饮食中常见大份量主食、高频率饮酒及含糖饮料摄入,而南方人群餐前喝汤习惯、蔬菜比例较高及餐具容量偏小,客观上减少了热量摄入。

  值得注意的是,东亚人种基因特点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比例更高,这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结构,和晚餐后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腹型肥胖是一种更危险的肥胖类型,使得胰岛素抵抗风险倍增,直接推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生率。

  针对“肥胖源于懒惰”的社会偏见,王存川直言这是对肥胖群体的误解与歧视。“当体重严重超标时,人体的饥饿素、瘦素等激素调节系统已发生不可逆改变,仅凭意志力减肥的成功率微乎其微。”

  他援引最新研究数据称,行为干预对重度肥胖患者的有效率不足1%,且存在显著反弹风险。医学界近年提出的“肥胖终身管理”理念,强调分层干预策略:超重人群可通过饮食运动调节,轻度肥胖者需结合药物治疗,而重度肥胖或伴有代谢疾病的轻中度肥胖患者则需考虑减重手术等综合手段。目前,双靶点GIP/GLP-1类新药为患者带来希望,也推动着临床肥胖治疗的理念和模式发生积极改变,但如何提升全民的科学减重观念仍是现实挑战。

  面对严峻的肥胖流行趋势,王存川提出系统性防治建议:首先需加强公众教育,消除将肥胖简单归咎于个人责任的认知误区;其次应完善政策支持,包括增加社区运动设施覆盖率、强制推行食品营养标签制度;最后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远程会诊、基层医生培训等方式提升全民科学减重服务的可及性。

  他特别提醒,体重管理须遵循医学指导,极端节食或过量运动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关节损伤等次生健康风险,对于已出现行动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就医接受专业评估与医学减重治疗。(完)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营销专家刘鑫炜:在蹭热点这方面,…

内容营销专家刘鑫炜:在蹭热点这方面,山西文旅绝对是营销鬼才!

《黑神话:悟空》火了!作为游戏中超一半的取景地所在地山西跟着火了!随着国产游戏巨作《黑神话:悟空》的火爆上线,一场关于山西文旅的流 ...

·内容营销专家刘鑫炜:在蹭热点这方面,…

关注“健康老龄化”议题|范先群:在人工…

关注“健康老龄化”议题|范先群:在人工智能时代培养更多医工交叉领军人才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 (记者 陈静)人工智能时代,医学教育应该怎样设计、开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 ...

·热烈庆祝“中国经络学进入英文版系统解…

本网所登载、转载内容旨在传播,均与本网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联系邮箱:medaimayi@163.com  联系微信:mediamayicn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220981     备案号:闽ICP备2022010152号-5

闽公网安备 35010302000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