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这里大家可以自我回顾一下,你是不是也出现过头疼、肠胃不适、胀气、拉肚子、腰酸背痛、胸闷、心慌、发抖,心跳加速等症状,但是去做肠胃镜、内科医生都说是正常的?
植物神经紊乱:当身体发出“求救信号”,为何需要走进精神心理科?
你是不是想知道,被误读的“疑难杂症”为何内科检查总“正常”?
翁亚琴主任给出了专业的答案。那就是植物神经系统是人体的“自动驾驶仪”,24小时无意识调控心跳、呼吸、消化等生命活动。当长期压力、焦虑或情绪压抑导致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失衡时,身体会陷入“假性危机”状态。
症状的“伪装性”:心悸被误认为心脏病,头晕怀疑脑瘤,胃肠不适反复做胃镜却无异常。
检查的“盲区”:常规医学影像只能捕捉器官结构异常,却无法显示神经递质紊乱或神经传导异常。
心理因素的“躯体化”:焦虑抑郁等情绪通过“脑-肠轴”“脑-心轴”转化为躯体症状,形成“情绪在身体里呐喊”的独特病理现象。
最后翁亚琴主任还讲到,如果身体上出现一系列反应如:身体发抖、胸闷、心慌、心悸、肠胃不适、拉肚子、头疼、背痛、疲劳等症状,但是做检查 器质性并没有异常,去精神心理科就诊准没错。植物神经紊乱的本质,是身体在用症状语言诉说被忽视的心理需求。当现代医学终于走出“器官至上主义”的局限,我们得以看见:走进精神心理科不是妥协,而是以科学勇气直面疾病的复杂性。或许真正的治愈,始于我们不再将“身”与“心”割裂对待——因为每一阵莫名的心悸,每一次无端的眩晕,都是整个生命系统在呼唤平衡。